这是一句迟来的感悟。
去年还在跟我过偷情节(2月13日)的人今年情人节已经结婚了,当然不是跟我。这一时间上的巧合是我刚刚翻看从前博客发现的。虽然当时还不知道有个偷情节的说法,但好端端的情侣偏要在情人节前一天见面,这本身也足够滑稽了吧。
但我是从爱的迷雾中被棍棒打出后才明白的:靠谱的伴侣绝不会把恋爱谈成偷情。毫不意外地,这段奇怪的关系在偷情节之后没能持续多久。
昨天的晚饭变成了对朋友失恋的倾听。他新近失恋,又失得那么憋屈,当然要有人听一听。说是在约好的时间,他坐飞机去她的城市见面,她却消失了。电话不接,寒风里他连追三窟,最后她的父母请他去看一封邮件。于是这场分手连对方的面也没见上,连声音也没听到。
这样的故事其实很熟悉。一开始是电话里不怎么愿意多聊,一旦见面又觉察不出什么大事,但后来就变得不那么容易找到他\她。循环几次后你终于想要问个明白,可这时对方连当面聊聊都不肯赏赐。一场分手拖到最后精疲力竭,惨淡收场。
爱情在回忆中的模样是可以用分手的质量来改换的。毕竟爱情的「成功」是不可求的,结婚首先就不是爱情成功的证明,它只是个开始,之后还有争执、出轨、俗世消磨、患病、死亡等各种考验。但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人断言他的爱情就是成功的。大部分的爱情,总是会被迫了断。
惨淡的分手会让你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绳。因为这段感情到最后也没来得及打扫,你死也没死个明白,并且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游移不定,丧失自信,不断自问:我怎么还放不下?
但是,在痛骂那些连当面分手都做不到的人之前,先得反省自己的不聪明。不回短信、不愿讲电话、越来越难找到人……这样的信号还不够强烈吗?读一读对方的那种冷漠,「我不爱你了」已经写在空气里了。
而那些一味躲避的人,正是因为他们的脆弱,才无法面对面说出口、没法通电话、甚至连亲自传递消息也不敢。 想通这一点,就不再责怪他们没能来场漂亮的分手,毕竟,那是他们的弱点和痛处。想着对方也也好受,这多少在心情上宽慰一些。 可事情还没完。正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加脆弱,他们总是更快地找到了新的伴侣、更快地出现在我们面前、更快地伤害我们。这么说不太公平,既然都分手了何来伤害?可能正是因为分手不够干脆,才把两不相干的事情变成了伤害。
总之,是自己不聪明也好、对方懦弱也好,接下来就是一条暗伤无数的路。也许漫长的时间过去,直到有一天,一个新的人站在你的面前,重新带来爱情的欣喜。你偶尔会想起过去某个熟悉的瞬间,那时也曾如此雀跃与甜蜜,但感伤的是,那个结尾是如此的不堪。
是的,原来根本就不可能start fresh,但永远不可丧失勇气。
recent comment